
“绝绝子”
“芭比Q了”
“你个双肩包”
“你个老六”
“你好唐人”“你个双肩包”“yyds”……记者调查发现,近年来,一些中小学生交流中习惯使用网梗;然而,一些烂梗含有低俗、歧视和暴力等内容,如“唐人”意指“他人有唐氏综合征”,“你个双肩包”谐音是“你个神经病”。
使用什么样的语言,反映了人的精神气质。烂梗的病毒式传播,极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。互联网时代,如何丰富语言表达,让孩子们好好说话?
开口段子、闭口烂梗并非个例
前不久,重庆一名初中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抵制网络烂梗进校园的视频,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位教师在视频中称,班上有学生用“唐人”“你好唐人”等网络烂梗嘲笑同学,这种行为实在不妥,很不尊重人,希望班上同学不要再出现类似行为。
这并非个例。多名受访教师反映,不少中小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网络烂梗,有的在写作文时也会不经意间使用。“大约5%的学生会在作文里使用网络烂梗,日常交流时用得更多。”西部某中学语文教师左荻说。
滥用网络烂梗会妨碍中小学生规范使用语言,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。
西安市某小学语文教师薛晨说,孩子们想表达赞美就说“绝绝子”,想描述糟糕就说“芭比Q了”,想表达嘲讽就说“谢特”;长此以往,孩子们会不会丧失对优美语言的理解能力,乃至患上“文化失语症”?
记者调查发现,当前层出不穷的网络烂梗造成公众对信息的理解障碍。“越来越听不懂孩子说话了,生怕孩子被带歪了。”北京一位家长说,经常为孩子说一些无厘头的网络烂梗感到苦恼。
正规股票配资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